讨袁军事失败后,孙中山、黄兴等只得东渡日本。当时,孙中山总结失败教训,认为讨袁军事发动过迟,坐失时机:并且认为党内精神涣散,行动不一。因此,他发起另组中华革命党,原来国民党的党员,要求参加中华革命党的,都必须宣誓服从他的统帅,并且在誓约上盖手印。黄兴一面还认为当时并不适宜立即发动武装起义,应该从培养人才特别是军事人才着手,慢慢的搞:另一面又赞成另组中华革命党的做法,认为这样就不能团结更多的力量。他拒绝参加中华革命党,并且在1914年夏离开日本,远走美国。
黄兴到美国以后,在华侨中做了一些反对袁世凯的政治宣传工作。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在海外进一步联络同志,宣传反袁,并且为云南护国军劝募军费。当时,国内很多人都催他早日回国。他就在1916年5月,由美国回到日本。到日本后不久,袁世凯死了,他就回到上海。
但这时他的病已经很深了。回国后,应接繁忙,胃溃疡旧病复发。10月10日,因胃血管破裂:吐血几盂,延至31日逝世,活了四十三岁。
黄兴的一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一生。在他的身上,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家积极的一面,也反映了他们小计的一面。
黄兴是二十世纪最初纪念开始他的政治运动的。当时,中华民族正面对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广大的人民包括一批黄兴的资产姐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承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沉重压力。他们强烈的憎恶这些反动势力,要求寻找子女的出路。许多人更进一步觉醒起来,走入民族民主革命的行列。这是黄兴参加革命,并且在前期有着许多积极表现的根本原因。
但是,他同时当时许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样,出身于封建家庭。接受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是软弱的,因而,就带来他在政治上的软弱性。在革命取得一定程度的胜利后,在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强大压力下,又容易动摇和妥协,不能把革命坚持到底。这就是黄兴在辛亥革命后政治态度发生变化,妥协性在他身上逐渐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所在。
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重要领袖,黄兴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民主革命中,进行过英勇的斗争,立下了不少的革命功绩,这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但是,在他身上显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某些弱点,也是应该予以批判的。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