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百科 >

西安鱼化寨遗址——为渭河流域史前遗存的分期提供了重要线索

20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6-07 06:41:35    

鱼化寨遗址位于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寨村西北侧、皂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今西安外事学院北教学区西北部)上,是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面积达到七万五千平方米,文化层厚约四米。

1937年8月,文史学家何士骥先生对鱼化寨遗址进行了首次调查,发现有灰层堆积的断面,采集有大量的陶、石、骨、角、蚌器,并对所采陶片进行了分类,认定其为仰韶文化遗址。1945年,西北文物研究室再次对遗址进行调查。1953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陕西调查发掘队对遗址做了进一步调查了解。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文物普查对遗址进行了调查。2002年10月~2005年5月,为配合西安外事学院北教学楼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织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总揭露面积2861平方米,清理出仰韶、龙山时期的房址、灰坑、灶址、窑址、壕沟、土坑墓、瓮棺葬多处,出土了大批的陶、石、骨、蚌器。鱼化寨遗址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主,也有少量老官台文化及龙山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遗存以半坡类型聚落遗址为主,聚落平面形态为圆形,面积约7万平方米,呈向心式聚落居址。其中房址107座、灶址29座。房址的建筑方式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式两种,以地面式为主;平面形状以方形和长方形居多,也有圆形、椭圆形及个别不规则形;房址面积多为30平米左右;居住面多为黄土加工的硬面;门以北向最多,大多数房址内有灶,平面形状多为圆形或方形。灰坑186座,大部分布在房址附近,以圆形或方形袋装为主,筒状、锅底状较少;部分灰坑有加工痕迹。窑址1座,为横穴式陶窑,由窑室、火膛、火道、操作间组成。墓葬134座,全部分布在居住区,与同期的房址、灰坑混合分布。其中土坑墓12座,墓坑均为长方形竖穴,规模较小,葬式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大多朝西,随葬品较为丰富。瓮棺葬122座,墓葬以圆形锅底状和筒状最为常见,单人葬最多,葬具数量不一,有1件、2件和多件,以2件葬具者为主,主要是瓮钵组合。防御壕沟2条,规模相近,年代基本相同,平面上呈内外两重分布。遗物主要为日用陶器,也有少量陶片、陶锉、陶球、石斧、石锛、石铲、石凿、石球、石磨棒、骨锥、骨 笄 、骨针、骨镞、蚌刀、角饰等生产工具与装饰品。陶器中夹砂陶居多,泥质陶略少;陶色以橘红陶及红褐陶为主,另外有少量的灰陶、黑陶、及橙黄陶;除素面外,纹饰以绳纹最多,其次为黑色彩绘,还有炫纹、戳印纹、指甲纹、划纹、席纹、附加堆纹等;彩陶数量较少,彩陶图案有鱼纹、三角纹、宽带纹、弧线纹、圆点纹、鸟纹、网纹等;陶器制作均为手制,泥条盘筑痕迹明显,部分器物可见慢轮修整痕迹。器形主要有瓶、盆、罐、钵、瓮、壶、盂、甑、杯等,以罐、钵、盆、瓶、瓮数量最多。

鱼化寨遗址的发掘,不仅丰富了渭河流域史前遗存的内涵,而且为进一步研究 渭河流域史前遗存的分期提供了重要线索。

1956年8月,鱼化寨遗址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撤销。2008年9月,重新公布鱼化寨遗址为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保护范围为东至西安外事学院(北校区)锅炉房,西止学院围墙,南止操场边缘,北至目前学生宿舍楼,即15000平方米的遗址公园。

2013年5月,鱼化寨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