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零五位。在冀豫、川陕一带是康姓颇占优势的地区。当今康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6%,总人口大约在211万。
康,安康、健康之义。甲骨文中的康字,中间部分是一个簸箕之类的工具,上面有一筛谷支架的符号,下面为四点,表示搧出的米糠。金文康字有小的变化。小篆变化大,将中间部分变成了两只上举的手,下面的四点变成了米字。楷书变成目前的康字。康的本义是米糠,后来文字的演化,出现糠字表示米糠,而康字引申为安乐、和静、广大、富裕、健康之义。商周帝王多用康作为字号,后人也多用作名字。
康人应是善于种植粮食的群体,特别是在产粮丰厚地区的群体。古康国在今河南禹州西北,其实此地为夏少康的封地,康人应是出于夏太康、夏少康氏族之后,以康为氏族原始的图腾,并命族名,康人四处迁移留下了许多带康字的地名、邑名、河名,最后出现了姓氏。
康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二:
一、源出姬姓
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同母弟封于康,称康叔,康国在今河南禹州西北的夏王少康的古城。周成王时转封于卫,史称卫康叔,卫国先建于商朝国都朝歌城郊,今河南淇县东北,后三移国都,先后向东迁曹、楚丘、帝丘,均在河南北部滑县与濮阳之间。居于古康国地的子孙以国为氏。又康叔之子王孙牟,谥号康伯,其子孙遂以康为氏。这支姬姓康氏至少有3100年的历史。
二、源出姬姓
东周周顷王时封王季子于刘累古封地刘城,史称刘康公,其后有刘氏。王季子是周定王之弟,其后裔支系有以谥为氏。这支姬姓康氏的历史有2600年。
外族基因融入
我国的康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历史上外族改姓康在汉朝已经开始,西汉时西域的康居国人进入中国后姓康,唐朝时称康国,1000多年来西域的康姓,包括突厥族的康姓不断经河西走廊移民西北和四川地区,进而进入中原,最终成为汉族。这是康姓与外族融合的最主要的事件。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康姓人口由16万增到211万,增长了13倍多,康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1000年康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四川、陕西、湖南五省,大约占康姓总人口的39.7%,其次分布于山西、甘肃、山东、江西、辽宁,这六省又集中了康姓人口的24.5%。河北居住了康姓总人口的10.2%,为康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北方冀豫晋、西部川陕甘二块康姓主要聚集区。在这600年间,康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较大的区别,主要的流动是由西北向四川和东南部迁移。
康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1.6%,A型占27.8%,B型占31%,AB型占9.6%。
康茂才
康茂才(1313年—1370年),字寿卿,蕲(今湖北蕲春)人,明朝初期名将。早年通晓经史大义,事母至孝,聚兵保乡里,元朝封为淮西宣慰使、都元帅,后率部投降朱元璋,授秦淮翼水军元帅,镇守龙湾,又任都水营田使,率士兵行屯田之策。陈友谅攻打应天府,康茂才行诈降计,诱使其躁进急行,在龙湾将其击败。后随朱元璋破江州,攻占蕲、黄,战鄱阳湖,因功升为大都督府副使,又从灭张士诚,同知大都督府事。洪武元年(1368年),康茂才随徐达北伐,攻取汴梁,留守陕州。三年(1370年),夺取兴元,回师途中病死,追封蕲国公。
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组织保皇会,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
康克清
康克清(1911年—1992年),女,江西万安人,1925年开始投身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朱德同志的夫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曾任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副主席。康克清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兢兢业业、孜孜追求、奋进不息,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她终生为之奋斗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奉献给她深深挚爱的中国妇女与少年儿童事业,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郡望和堂号:康姓的郡望主要有京兆、东平、会稽。康姓的著名堂号有会稽。“会稽”堂号出自唐朝康志睦。康志睦身材魁梧,很会骑马射箭,以大将军讨伐张韶,有功升平卢节度使。又平定李同捷的叛乱,加官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公。
康姓的重要楹联有三副:
明经登第;驰射受封。
少卿六畏;孝女三贤。
东海名流;华山懋绩。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