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六帝,没有昏君,只有性格各个不同,下面一一论述。
1、洪武皇帝朱元璋:
许多人一说到朱元璋就是杀功臣、兴大案等负面标签,却没想过朱元璋在杀这些功臣和贪官前,曾经多么苦口婆心劝诫过这些当官的,当武官的不要虐害士兵、不要仗势欺人、不要横行乡里(《大诰武臣》有载);当文官(包括武官)的不要贪污腐化、不要仗势欺人、不要欺负弱者(《大诰》有载)。总之,朱元璋就见不得弱者受欺凌,当然,以现在的视角看,方式极端了些。
2、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文化教育,加上主要生活在和平年代,对他爷爷的治国方式当然就觉得严厉了些,希望能够纠偏,当然许多还来不及施展,就与他四叔权力争斗失败。
3、永乐帝朱棣:
他知道自己是藩王“靖难”起家,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他就将全部精力都花在如何让明朝长治久安上,北京长安街就是他命名的,所以他五征漠北,希望彻底解决明朝边患问题;他还希望天下人(这个天下人就不只是中国了,还包括外国人)都同享太平之福,所以派郑和下西洋,这些小国有什么争端的,我大明可以适当帮你调解解决;为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征召全国3000文士修撰大类书《永乐大典》……
4、明仁宗朱高炽:
仁宗皇帝知道其父做出了很多伟大的功绩,但伟大的功绩需要伟大的财力支撑,财力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是时候让民众修养一阵,以让财富重新积累,于是让民众修养生息
5、宣宗朱瞻基:
宣宗皇帝继承了其父亲的政策,继续让民众休养生息,同时完善文官体系
6、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因听信王振,致“土木之败”,但其初心也是希望能继承其祖雄风,亲自解决边患问题,此种勇气是可嘉的
7、景泰帝朱祁钰:
任用贤臣于谦、王文等,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刷新了朝政
8、宪宗朱见深:
宪宗时体谅民情、蠲赋省刑、安抚流民、朝政平静,为于谦等平反、恢复景帝帝号
9、孝宗朱佑樘:
孝宗皇帝就更不用说了,在位时严于律己、宽厚仁慈、躬行节俭、勤于政事、广开言路
10、武宗朱厚照:
武宗朱厚照,从小生于富贵之中,是贪玩了些,但他本性不坏,而且很有尚武气息,希望能拾起其祖的尚武雄风,还亲自与鞑靼小王子战了一场
11、世宗朱厚熜:
世宗皇帝从小在兴献王府里就接受了系统的私塾教育,据史家考证,还化名参加过科举考试,名次在前几名,当然他作为兴王世子不可能去做秀才,只不过是他爹希望测试他所学成果而让他参加的,他爹兴献王是按“贤王”的标准来培养他的。所以他以藩王入统后,在宦官与文臣之间,要更亲近文臣,对宦官是严加约束
12、穆宗朱载坖:
穆宗皇帝继承了其父亲的衣钵,依靠文臣治国,朝中大事由内阁文臣议而行之,有隆庆开关、俺答封贡等政绩
13、神宗朱翊钧:
朱翊钧前期依靠张居正有万历新政、万历中兴,中后期因“争国本”等事项与朝臣长期对峙,但在一些大事项上,他仍尽到了一个君主的职责,如抗倭援朝
14、光宗朱常洛:
对其父的一些弊政进行了改良,可惜在位时间太短,许多政策未及施展
15、熹宗朱由校:
熹宗受魏忠贤蒙蔽,有过一些错误,但他性子还是很平和,在孙承宗、袁可立等老师的引导下有过许多英明之举,当然后来因为没有孙承宗、袁可立等人的引导,被魏忠贤给带偏了些
16、毅宗朱由检: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于性格过于急躁、过于急功近利,一旦过于急躁,许多政策就会背离初心,他的初心是希望大明中兴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