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到底是什么颜色?这真是迷一样的存在。毕竟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青铜器,除了常见的“青铜色”,还有黑、蓝、银白、红褐色。算得上是五颜六色了。它们都叫“青铜器”吗?
不用怀疑,他们基本都是一个“爹娘”生的。铜与锡,还有铅的合金。但这些都不是青铜器最初的模样,常见的铜绿色也不是。
新铸铜器,金灿灿的
一般而言,商周铜器以6%-20%的锡,低于8%的铅,加铜铸造,最终呈现的效果就是金灿灿的。这是多数青铜器原本的颜色,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应该会尽量保持本色。先秦题材的影视剧一律以如今所见锈蚀严重的青铜器作为范本,显然是不对的。
如今我们看到的生了锈的铜器也不都是青绿色的,也有黑色的、蓝绿色的。是与环境中的碳、氧、硫、氮化合后的效果。因埋藏环境不同而不同。
曾伯克父铜器,魅惑的蓝
不用怀疑,以上黑色的、蓝色的、绿色的、黄色的铜器,均可称呼其为青铜器!
前段时间在山东博物馆看到了一套有意思的餐具,淄故城出土的战国铜餐具,整套有59件,五颜六色的。其中包含一件铜壶,出土时其它铜餐具全部装在这件铜壶里。同样的出土环境,有的生了锈,有的一如当初。或许与当初的日常的使用状态有关吧。
究竟古人会不会时常对所有的铜器作保养使其不变色,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毕竟我们见到的都不是最原始的铜器。但我相信像武器、铜镜一类的,古代应该有专人定期给这些铜器做保养,因为不保养根本无法使用,还有青铜酒器、食器等属于礼器范畴,是要拿来祭祀先祖的,就更要做日常养护了。
出土的铜器中有少数未被锈蚀的就是金色的也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河南信仰长台关出土青铜饮食器皿
“黄夫人鼎”
如今我们称呼为“青铜器”的,在先秦时期实际上称作“金”或“吉金”,青铜铭文也称“金文”,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不过,也因为“金”这个称呼,很多人误以为青铜器原本都是金灿灿的,其实不然。古代的铜器原本可不只有“金”这一种颜色。
古代青铜器的种类五花八门,有食器、酒器、乐器、兵器、铜镜等,铸造不同种类的铜器,有不同的铜、锡配比,这在《考工记》中有记录: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
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将“金”看成青铜,含锡量依次是16.7%、20%、25%、33.3%、40%、50%。
若将“金”看作是纯铜,则含锡量依次为14.3%、16.7%、20%、25%、28.6%、33.3%。
由于对“金”的理解不同,对这段文字就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不管怎么说,钟鼎之类的礼乐器,含铜量高,含锡量低,而铜镜一类的含锡量会高很多。从如今出土的铜器来看,基本符合这一规律。钟鼎之类的礼器,需要较高的强度与韧性,含锡量在13%-14.8%时,钟的音色最佳。然后铜镜的含锡量,虽然没有文献记载中的这般高,但一般高于其它种类的铜器。
铜器本是红铜和锡、铅等按一定比例熔铸的合金。其中含铜、锡的多少会影响呈色效果(含铅量会影响色泽)。配比不同,当然呈色效果不一样。铜多偏黄,锡多偏白。因而铸造出来的铜器就有金黄色、橙黄色、浅黄色,还有银灰色等颜色。含锡量高的铜器,能呈现出银白色效果。
一个奇妙的现象是极少数含锡量高的铜器,数千年后竟变成了黑色的,器表乌黑发亮,毫无锈色,也就是“铜漆古”。
如“墙盘”,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据说是因为当年被埋入土中时是用草木灰包裹着的。
还有,子乍弄鸟尊,皿方罍的器盖等等均是不可多得的黑漆古,但这些大概率是人为“盘出来”的黑漆古。
我相信部分铜镜很可能在铸造之初即为黑漆古。这种工艺流行于战国至汉代,可能是用来防氧化的。可惜,后来失传了。
另外,还有一种是“填色青铜器”。或许是因为有纹饰的地方会有点发暗,纹饰效果并不突出,古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填色”。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大口折肩尊
我们如今看到的是掉了色的,这件三星堆大口尊的器表原本应该是涂了红色的。有学者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复原。
这下纹饰够明显了吧!就是看着有点怪怪的
在三星堆出土的铜器中,这样的填色铜器并不少见。在青铜面具的眼部有黑漆的痕迹。战国时代仍有此类发现,如曾侯乙铜编钟带座铜人表面涂黑漆,衣襟边朱绘花瓣纹。有人称这类青铜器为“漆绘铜器”。或许以往出土的铜器中有不少表面都有涂色,只是多被忽略了,一律被看作是铜锈处理了。
填色铜器的起源比错金银铜器出现的早,因而,有理由相信错金银铜器的起源或许与铜器的填色有些关联。铜器铸造之初就是偏金色的,再在其表面错金,看起来确实没有必要。这一点还挺令人费解的。我想或许是古人懒得做日常保养了吧,鎏金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器表氧化,而且,24k纯金的颜色与“吉金”的颜色还是有些差别的,鎏金后的铜器视觉效果会更好。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