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干支纪年法
古代有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互相配合:即甲子,乙丑……每60年一循环,即所谓干支纪年法。干支除了纪年外,还可以纪月纪日。比如历史上有“戊戌变法”“甲午海战”,龚自珍有《已亥杂诗》,苏轼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牵涉到干支纪年月日。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冯婉贞》)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己亥之二月也。(《满井游记》)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晋灵公不君》)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崤之战》)
(2)年号纪年法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正式创立年号,并形成制度,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年号的字数一般为两字,年号除用于纪年外,还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关于年号,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曾命宰相选择一个从未使用过的年号。事先他曾告诫宰相赵普:“年号须择前代所未有者。”宰相赵普等人遂上“乾德”年号。宋于963年改年号为“乾德”,可是,在乾德三年(965)平定伪蜀国(即五代十国时的前蜀国)后,有些伪蜀国宫人被招进了宋皇宫,宋太祖发现伪蜀国宫人用的铜镜背面有“乾德四年铸”几个字,十分奇怪,就召来宰相赵普,问他这是怎么回事,赵普不能答。宋太祖又召来翰林学士陶谷和窦仪,窦仪回答:“这面镜子必定是伪蜀国的东西,因为伪蜀后主王宗衍曾用过年号‘乾德’(919~924年)。”)王宗衍继位第二年改元“乾德”。太祖对赵普发怒,用毛笔涂抹赵普的脸,愤怒地说:“你哪里比得上他!”赵普整天不敢把脸上的墨洗去,直到第二天上早朝,宋太祖才叫他洗去。太祖后来感叹道:“作相须读书人!”宰相赵普受了奇耻大辱,从此开始发愤读书。他有一个大书匣,不许别人动。人们只是看到他每天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来读,但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书。等到这位宰相死后,人们打开书匣,发现里面只有《论语》的前半部分。从此以后,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就传遍天下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湖心亭看雪》)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3)庙号纪年法
指帝王死后,在太庙(封建皇帝为祭拜祖先而营建的庙宇。)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4)岁星纪年法
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木星约12年运行一周天。在此基础上,人们把周天分为12分,称为12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来纪年。因此,木星被称为岁星,这种纪年法被称为岁星纪年法。如: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离骚》)“摄提贞”即岁星纪年法。古人把天宫分为十二等份,分别名之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宫(或十二次),当太岁运行到寅宫那一年,称“摄提格(简称摄提)”,也就是寅年。“孟陬”即正月。
(1)序数纪月
除一月可称“正月”,十二月可称“腊月”外,其余均按二、三、四、五的序数记月。
(2)干支纪月法
上文已经申述,不再重复。
(3)时节纪月法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
(1)干支纪日
上文已经申述,不再重复。
(2)月相纪日
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日。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日。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朏( fěi),农历每月初三日。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逍遥游》)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3)干支月相兼用法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登泰山记》)
清方苞《狱中杂记》: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guǐ)刻。句中“晷刻”即日晷与刻漏(漏壶),是古代的两种计时工具。在句中借指时间短暂,片刻。
(1)时辰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十二时辰对应十二地支,每个时辰对应一个地支。
子时 23:00~1:00 丑时 1:00~3:00
寅时 3:00~5:00 卯时 5:00~7:00
辰时 7:00~9:00 巳时 9:00~11:00
午时 11:00~13:00 未时 13:00~15:00
申时 15:00~17:00 酉时 17:00~19:00
戌时 19:00~21:00 亥时 21:00~23:00
至汉代将十二时辰命名为:夜半(子时)、鸡鸣(丑时)、平旦(寅时)、日出(卯时)、食时(辰时)、隅中(巳时)、日中(午时)、日昳(未时)、晡时(申时)、日入(酉时)黄昏(戌时)、人定(亥时)。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孔雀东南飞》)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大铁椎传》)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大铁椎传》)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羽之死》)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芙蓉楼送辛渐》)
(2)更
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具体分法是:
戌时为一更(19:00~21:00)
亥时为二更(21:00~23:00)
子时为三更(23:00~1:00)
丑时为四更(1:00~3:00)
寅时为五更(3:00~5:00)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3)刻
刻来自铜壶滴漏纪时的方法,漏壶的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5分钟(实际时间是14分24秒)。
(4)点
古代一更分为五点,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